新品期间,主要是依靠店铺的历史权重(大店)来获取流量,有些可能刷个几单,马上就来流量,但是我们刷了百十单还没有流量,很有可能也是历史权重的原因
我们按照自己计划进行就好了,不必太纠结
上架后4-14天是中期,通过前面的基础销量和评价后,肯定会有流量进来,这时考核转化和递增能力
这个阶段要尽可能地去实现真实转化和单量的递增,这个阶段非常重要。幅度多少主要看进来的流量数据,如果真实流量少,我们只要保持稍微递增就可以,可以不做大幅度的递增
要及时优化详情和跟进客服,做好真实转化率的保证,另一个要做好人工干预(sd)
15天之后就是上升期,核心逻辑坑产和单量的递增,主要是依靠真实成交、直通车、超级推荐、手淘推荐这些渠道的成交的增量
我们用直通车的时候需要注意,直通车访客和自然搜索的访客占比的问题,理想状态直通车访客不要超过自然访客的2倍,否则很大可能会压制搜索,自然搜索就很难拉起来
直通车的转化率一周后要接近自然搜索转化率
非标品,优先考虑用超级推荐来拉收藏加购,做宝贝人群打标。当然直通车也是可以的,但是可能会比较贵
一个月后,就要优先考虑能不能放大,再决定如何调整。如果自然搜索流量上涨有500以上,就可以考虑放大
这里说一下,以前黑搜的效果已经很差了,不再是追加7天就要做同行一个月的坑产,这种肯定要被查降权的
我们前期保持稳步递增,以搜索入池(自然搜索访客有200+算入池)、标签精准打标为目标,20天到30天才是放大流量的时机
这个时候要降低刷单单量,否则再刷可能就停不下来了,一停,流量马上就跌。而且转化率也会比同行差(标签的问题)
如果我们降低补单单量,可以降低降权风险,同时让直通车衔接,把真实单量提高。这里还是需要控制直通车跟自然搜索访客的占比,不要超过2倍
但是有些类目付费占比就很高,这种就比较难办,也只能继续烧直通车,但是前期一定要控制直通车与自然搜索占比,还有可能让自然搜索超过直通车流量,否则就肯定陷入直通车流量超过自然搜索,再也来拉不起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