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定位方向,有了选题,有了素材再接下来就进入到了内容撰写阶段以及运营阶段。
撰写阶段
目前我的写作流程如下:
1.确定选题
确定你要写的是哪类选题,可以设置一些评分机制,如覆盖人群、时效性、价值观、传播度等等进行打分来帮助自己确定下来。比如我要写的是热点类选题,在当时“躺平”这个词爆火的时候我可能就会选择去写这个选题了。
2.寻找与竞品文章的差异
比如其他竞品文章写的都是“年轻人就应该躺平”“年轻人为什么不能躺平”两种导向,这也是主流的两种声音,那么我要继续写“躺平”,就需要避开这2种导向,寻找第三种角度。
3.做出差异化的切题角度
明确了要寻找第三种角度之后,就要思考自己从什么角度来说这件事,这个部分就是切题。比如同样是“躺平”这个话题,我可以写“全国人民躺平地图”,即各个省份的人是如何躺平的。也可以写“运营人躺平时间对比”,关于运营人睡眠质量的。
4.设计文章主要逻辑
明确了要写的选题并且找到切题角度,就再去思考文章的内容定位,再逐步明确你想表达的大致内容,即文章结构是怎样的。
5.串联逻辑链条
查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,逻辑是否完整,再进行最终调整。
6.进行案例填充
最后再将案例补充进去进行说明。
7.评估文章标准
1)选题覆盖人群是否足够广
2)有无明确结论和依据
3)用户有无传播的理由
4)能不能有较长的生命周期
5)是不是足够完整没有拼凑嫌疑
运营阶段
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并不代表结束而是开始,你要思考的是如何让你的内容接触到更多人以及和更多人产生交集。我把这部分的运营分为内部运营和外部运营,内部运营更多的是针对账号本身内容运营设计,外部则是对外进行覆盖。
1.内部运营
我们可以这么理解,平台账号每个功能点都可以设计对应的运营手段,这些功能点通常是固定的,可以调整的部分较少,例如常规的引导关注、阅读原文等等,除此之外你文章内容本身也是可以再次进行设计的。比如哪部分有金句可以做成卡片,哪部分可以藏着一些小福利等等,都可以灵活再设计,这里遵循的原则是不影响阅读体验。
2.外部运营
外部运营则是你的文章发出之后,进一步扩大覆盖面。通常有以下做法:
1)多平台发布
需要了解平台规则,想办法留下钩子,能够让别人在其他平台上找到你主平台的路径。比如我把文章发布在知乎之后,就会隔一段时间看看是否需要使用内容自荐加大推广量。
2)建立自己的转载群
由于你积累到一定时间后,会陆续有人找你转载文章,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聚在一起,每次在文章发布后告诉他们数据增长情况,如果数据增长强劲,他们的转载意愿越强,转载的人多了,你的涨粉速度就越快。